鼓楼团代表黄晓云:
患有基础病的老人,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建议将糖尿病患者免费视网膜筛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此举有助于大幅降低糖尿病导致的失明发生率,是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鼓楼团代表潘媛芬: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营养均衡是健康的重要前提,建议将“食育教育”引入我市中小学生实践课堂,既可丰富课后时光,又能引导孩子们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用健康饮食收获健康体魄。
台江团代表陈红星:
学校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建议我市借鉴深圳等城市先进经验,实施校园改造计划,强化公共空间设计,增强灵活性与多样性,促进校园开放与共享,为青少年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助力。
台江团代表何晓钦:
台江拥有大量高端写字楼,知名券商、律所集聚,建议继续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基金港”,加快推动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产业高地,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仓山团代表蒋维:
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已落地福州,将打造两岸医学医疗合作示范区。建议设立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究院,搭建技术成果转移及技术展示平台,成立台湾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基地,助力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仓山团代表潘丽金: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宣传,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病区设置,优化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加强涉疫物资分类管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晋安团代表朱辉:
鼓山是福州著名风景名胜区,建议政府加大对五贤祠等古建筑的修复力度,恢复听水斋旧貌,修缮利用好梅里景区知青点建筑群,杜绝乱搭乱建,精心打造鼓山这张“城市名片”。
晋安团代表苏淑娥: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关键在于提升办学质量。建议继续扩大普惠覆盖面,开展强师惠师行动,坚持优质示范带动,开展结对帮扶,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创设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马尾团代表洪小祺:
建议全面梳理盘活闽安古镇古厝资源,加以保护修复,挖掘历史人文内涵,让古厝焕发新的生机;将闽安古镇与船政文化文旅资源串联成线、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擦亮马尾文化名片。
马尾团代表王斌琦:
琅岐是福州主要的“菜篮子”基地,建议继续加大对当地农田灌溉的基础性投入,兴修水利工程,因地制宜优化水库管理政策,科学调配农业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让琅岐的“菜篮子”更好造福于民。
长乐团代表沈锦云:
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速转型,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渔业;水产企业也要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当地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思路,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
长乐团代表池艳闽:
乡村振兴离不开有力的金融支持,建议因地制宜出台一揽子金融扶持政策,综合运用贷款贴息、奖励、补贴等方式,优先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发展。
福清团代表施浩: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提升人居环境,下大力气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颜值;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科学规划,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促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福清团代表俞柳英:
近年来,我市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建议进一步提升农村医疗硬件设施,健全乡村医生培训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待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闽侯团代表郑婵:
建议紧贴“海上福州”建设关键需求、重大课题,从产教融合入手,联同高校、相关企业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优势学科融合,培养一批服务“海上福州”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连江团代表何深强:
华侨农场是归侨聚集地,建议将华侨农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创新体制机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侨民以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发展生产,让华侨农场搭上乡村振兴的“时代快车”。
闽清团代表裴锦泽:
建议政府部门在乡村振兴中注重对农村闲置古厝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引导、支持市民到农村投资兴业,利用闲置古厝打造集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生态体验为一体的“乡村第三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罗源团代表段可可:
为提升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覆盖面,建议由乡镇和街道组织业主成立业主大会,选取典型小区牵头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以点带面,分年逐批推进,最后实现具备条件的全部成立。
永泰团代表卢贵云: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建议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校地合作,利用涉农职业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加大定向委培乡村农技人员的力度,吸引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到乡村创新创业创造。
解放军团代表李翔:
福州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建议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断拓宽双拥工作领域,完善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让驻榕部队更多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军地合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