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罗源动车站,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中,一处已现雏形的学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2018年,罗源县首所民族小学在此顺利动工,但在市人大代表尤丹看来,一所小学的落成并不是终点。
“我既是人大代表,也是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尤丹说,她在福州民族中学工作了数十年,格外期盼能为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献策出力,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民族小学的落地,改善了少数民族教育的硬件质量,但师资力量、管理人员等软件水平却仍未改变。在去年的市“两会”上,尤丹就此提出了建议,希望在师资力量上给予民族小学扶持,培养更多教师人才。在市教育部门的关注下,包括定期交流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得到了积极推动。
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从教室走到会场,尤丹既做好本职工作,更在行业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问题解决。
今年,尤丹又针对做好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自己的建议。“当前的教育还不同程度存在‘重分数、轻德育’的现象。”尤丹表示,我市应创建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杜绝唯分数论;举办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校园阵地,为学生们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学校要将德育工作常态化,改变“一节课搞德育”或“节庆搞德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