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帐号: @fzrd.gov.cn 密码: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让媒体监督与人大激情互动
发表时间:2011-03-29 信息来源:长乐市人大常委会 蒋滨建 字体:【】【】【

   人大监督和新闻监督都属于民主监督的范畴,人大监督是监督体系中最有效力和最有权威的监督。人大监督要积极主动地借助新闻媒体力量,形成舆论监督,进而扩大社会影响,把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融为一体,变为民主监督、群众监督。人大行使法定的监督权,而媒体则可以发挥其政治扩音器的功能,放大权利机构声音的力度。媒体监督与人大监督的互动,恰好发挥“聚焦”的功能,将大众的视线吸引到某一方面,使社会共同关注某个问题,并最终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欲影响社会,必先影响媒体。”运用媒体来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既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人大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体现的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一种自信。一种能力。给予媒体更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党和政府、媒体以及公众三者之间形成良好沟通,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新闻媒体监督与人大监督的同源性、互动性

   新闻媒体监督与人大监督同源于人民监督,新闻监督和人大监督之所以需要互动是因为他们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新闻的力量在于必定对客体产生影响,它拥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促使客体改变观念行为,新闻监督将人民群众监督与现代传媒结合起来,新闻监督并不是来自新闻本身,而是来自新闻背后需要表达的民意,新闻监督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目前的人大宣传开放度还不够,难以走出“自弹自唱、自唱自听,人大报道自己看,自己不看没人看”的困境。对新闻媒体来说,人大工作是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加强人大宣传,把握时代脉搏,切实关注民生,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为民代言,抨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正义,是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加大人大监督的力度,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提高常委会监督水平,同样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支持,离不开新闻监督的配合。因此,人大监督与新闻监督的结合既是双方的需要,又可优势互补。两者结合舆论强势就会呈爆炸式的扩张,这对于匡正社会时弊,改变社会风气,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全面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大监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职权。加大人大监督的力度,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这是事关人大整体工作成效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但不少地方人大程序性报道多,实质性报道少﹔一般化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会议期间报道多,闭会期间报道少﹔报喜的多,报忧的少。 随着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人大的监督将进一步加大,人大监督更需要新闻媒体配合与支持。

   二、新闻媒体监督与人大监督互动的基础
  1、互补基础。人大监督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严肃的,它可以为媒体监督提供一种合法性方面的保障;而媒体监督是面向公众的,及时的,又可以为人大监督带来覆盖面上的优势。充分利用对方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形成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监督格局,既可以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也又可以实现人大监督的功能,提高常委会的监督水平,切实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2、人民基础。两者都具有人民性,都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代表人民,又服务于人民的。人大监督是人大代表们代表人民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而媒体监督则是传媒代表人民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两者的互动,能保障人民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
   3
、现实基础。新闻媒体与人大的互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个部门及人大代表的联系还很不够,联系的渠道也不够畅通,这就使得新闻媒体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宣传有死角和盲区,不利于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人大监督借助媒体监督则更是被动。最常见是,相关事情发生后,媒体给予报道,形成舆论,人大才意识到或才更全面的发挥其职能,现实迫切需要两者互动。

   三、媒体监督和人大监督互动的实现
  
要实现媒体监督与人大监督的有效互动,新闻媒介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必须积极沟通情况,建立起互动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协作,发挥各自作用。
  1、从监督过程来说,监督可以划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状态,按照媒体监督和人大监督各自的特点,人大监督重点在事前预防,媒体监督重点在事中和事后监督 。
   2
、从监督内容来说,实现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的有效互动,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及人大制度的宣传,增强社会法制意识和监督意识;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对发现的问题或重大典型的违法案件公开披露,并进行跟踪报道,形成国家强制力与社会压力的双重力量,增强监督工作的威力和影响力,从而提高监督的实效。
 
 3、从监督形式来说,只要是能够将人大代表来自基层的呼声与新闻记者采自一线的民意进行交流与反馈,迅速聚焦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以最大多数人的视角关注现实状况,反映主流人群的观点和态度的形式都可以采用,如:
  
1)合办固定栏目,策划宣传思路。如在两会期间,合办固定的专版、专栏、专题。定期策划宣传思路,确定报道选题,开展有效监督,促使双方的合作经常化、制度化。
  (2)利用门户网站,搭建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人大网站作用,把人大网站办成基层人大常委会面向世界发布信息的平台,使媒体监督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借助媒体联动,形成监督氛围。通过媒体联动,形成家喻户晓的舆论氛围。任何一家媒体都不能说自己掌握了全部新闻,但是通过每家媒体所掌握的分散的、不完整的片段,却可以最后综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人大监督的介入,更具权威性和公正性,又可以防止媒体因联动而丧失相互间的纠错功能。
  
媒体和人大的双重监督,能促使政府职能部门改进工作,媒体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变得更强,而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途径和方式也得以更新,为满足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人民群众知政、参政和议政的热情也将被调动起来。

   附:长乐人大与媒体互动合作及成效

   长乐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借助新闻媒体力量与联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和支持人大监督,从而为人大监督增添了动力,提高了常委会监督水平,为实现“互动”监督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长乐人大与省、福州新闻单位密切配合,还通过长乐人大网、当地媒体,将人大监督融入公众视野,使公众对人大监督看得见、摸得着。长乐人大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人大监督借助新闻媒体的平台,得到广泛的支持,使监督更具“刚性”,大大提升了常委会的监督实效。提升了人大常委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

   常委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省、福州媒体的联系,及时提供报道线索,邀请记者到现场,列席常委会议,保持经常沟通,事先策划,探索新形式下人大与媒体合作的新路子。2010年在长乐两会报道中,省级媒体《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建人大网》《海峡摄影时报》连续报道长乐人大两会新闻15篇,并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新闻中心》《网易新闻中心》《台海网》《东南网》《福建新闻》等网站转载,同长乐当地媒体及《长乐人大网》的报道,形成强大的新闻宣传氛围。

   凡涉及民生问题和监督成效的,都及时通过媒体发布。如20107月,代市长王绍知一任命,就及时在《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州日报》报道,市政府通报代表意见办理情况后,马上在《福州日报》发布《政府强力督办代表建议——长乐投资2500万元整修体育场馆》的报道。2009年初,教科文卫委得到永泰县人大的帮助,寻找到在永泰县的八旗水师后裔李九盛永泰血脉的下落,通过联系多家媒体广泛宣传,福州电视台《寻亲60载,今朝大团圆》电视片还在台湾东森电视台播放,引起在台李氏乡亲和琴江水师后裔的广泛共鸣,密切了台湾同胞与大陆宗亲的关系。长乐、永泰的两地缘,带动了海峡两岸情,共同谱写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溶与水的民族感情的佳话,扩展了人大在台影响。教科文卫委积极做好人大宣传报道,主动融入长乐文化建设和宣传长乐之中,拓展了教科文卫委的功能与作用,提升人大常委会的知名度。近三年仅在福州以上报刊就发表 130多篇,《中国人大》3篇,仅 201017月就在福建人大网刊发表21篇,其中《中国人大》网刊3篇。在宣传过程中,与众多的媒体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促进了人大的宣传和监督工作的开展。

   长乐三溪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汇水面积41平方公里。在三溪水库上游,福清的南岭、城头等镇有人违规建起几十家养猪场,这些直排的污水汇入三溪水库,造成长乐江田镇三溪村、下珍村等13个村的近10万村民饮水危机。

   常委会予以高度关注,市人大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多次前往实地调查,还邀请多家媒体记者实地采访。 200987日到21日,《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先后发表《长乐三溪水库何日不再受污染?》《长乐第二水源地受污染,10万村民饮水遭威胁》等报道,这些报道还被《新华网》《新浪网》《中国网》《网易新闻中心》《台海网》《中国海峡网》等省内外20多家网站转载,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和压力,促成了跨区污染问题的解决。长乐人大网把养猪场拆除的照片在网站发布,让受污染的群众放心,化解两地的矛盾,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要充分认识新兴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巨大力量,针对网民关心的热点,主动开展舆论引导,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制高点。人大机关要主动地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促进媒体与人大激情互动,实行权力机关监督与舆论监督,以及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展开,人大监督才有可能在互动中出实效,从而推动人大监督向深层次发展。

 

 



 【收藏】【打印】【关闭